
Echo Revolve助力微塑料對新糠蝦行為的影響研究
本文是在2020年初由中國海洋大學高級海洋研究所海洋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海洋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實驗室,青島國家海洋科學技術實驗室,中國環(huán)境過程與污染控制研究所,江南大學環(huán)境與土木工程學院聯(lián)合發(fā)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的文章。

Echo Revolve在中藥重樓皂苷VII調節(jié)PP2AAKTDRP1信號軸進而誘導人類卵巢癌線粒體凋亡的應用
卵巢癌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婦科惡性腫瘤,放化療等輔助治療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副作用和耐藥性。近年來,中藥因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獨特的藥理作用而得到廣泛研究。重樓皂苷VII(Polyphyllin VII)是從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樓中提取得到的,具有抗炎、止血鎮(zhèn)痛、副作用小等藥理作用,對卵巢癌、前列腺癌、胃癌、鼻咽癌和結腸癌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研究表明重樓皂苷VII可以通過增加線粒體分裂來誘導線粒體途徑凋亡,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Echo Revolve在海馬體突觸傳遞和突觸可塑性調節(jié)研究的應用
經(jīng)過20世紀生命科學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對疾病、遺傳生命本質等方面的認識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有一個領域仍有太多的未解之謎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神經(jīng)科學,我們仍未了解意識是如何產(chǎn)生的?大腦是如何進行認知的?記憶產(chǎn)生的具體機制是什么?當然也包括神經(jīng)系統(tǒng)相關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如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機理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整個人類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家也在不斷探索,以期獲得真相。

Echo Revolve在骨骼肌挫傷修復研究中的應用
近日在《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期刊雜志上發(fā)表題為《Bone Marrow Stromal Cell-Derived Exosomes promote muscle healing following contusion through macrophage polarization》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使用梯度離心從BMSC的上清液中分離和純化外泌體。納米粒子跟蹤分析,透射電子顯微鏡和蛋白質印跡被用來鑒定外泌體。

Echo Revolve顯微鏡助力香棒蟲草的生藥學與數(shù)字化表征研究
香棒蟲草主產(chǎn)于山西省,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中條山一帶,民間常用它代替冬蟲夏草作為滋補品使用。除了山西,香棒蟲草在我國甘肅、云南、青海、廣東、海南及國外斯里蘭卡和歐洲也有分布。雖山西民間將香棒蟲草作為冬蟲夏草的替代品,但其未收載進藥材標準,且藥用歷史較短。

Echo Revolve顯微鏡助力對新冠病毒侵入機制的深入解析測
2019年突然爆發(fā)的新冠疫情在今天仍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防范已成為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者們在新冠病毒的治療、防護、免疫等方面不斷探索,幫助我們認識病毒、戰(zhàn)勝疫情。近日,來自美國猶太健康中心的一篇報道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新冠病毒的發(fā)病原理,該文獻發(fā)表于《Nature commuunications》,揭示了影響SARS-CoV-2傳染性和新冠肺炎臨床結果的可能機制。

Echo Revolve顯微鏡助力PM2.5誘導的肺病理生物學研究
PM2.5是指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空氣污染顆粒物,2015年全球暴露于環(huán)境中的PM2.5導致420萬人死亡和1.031億人殘疾。PM2.5吸入人體后,首先遇到由呼吸道上皮高度特化的分泌細胞和纖毛細胞形成的粘液纖毛屏障。在之前的相關研究中,人們已經(jīng)確認PM2.5與呼吸系統(tǒng)不良有關,但PM2.5誘導的肺病理生物學機制仍知之甚少,專家猜測PM2.5可能涉及呼吸道上皮的細胞和分子變化。美國研究人員研究報告表明PM2.5刺激可以使呼吸道上皮細胞直接產(chǎn)生相應的轉錄反應。

Echo Revolve顯微鏡在上皮性卵巢癌研究中的應用
上皮性卵巢癌是所有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轉移是卵巢癌患者預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表觀遺傳和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在腫瘤轉移中起重要作用。作為 IIa 類組蛋白去乙?;傅某蓡T,組蛋白去乙?;?9 (HDAC9) 通過使組蛋白和非組蛋白去乙酰化參與許多生物過程。

Echo Revolve顯微鏡在結核病的治療途徑與藥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結核?。═B)仍然是單一傳染源的首要死亡原因。2017年,估計出現(xiàn)了超過55萬例耐多藥/利福平結核?。∕DR/RR-TB)新病例,強調需要新的治療策略。利奈唑胺(LZD)是一種治療耐藥革蘭氏陽性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也是結核病的有效治療方法。然而,長期使用LZD可導致LZD相關的宿主毒性,最常見的是骨髓抑制。LZD毒性可能由IL-1介導,IL-1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期間早期免疫的重要炎癥途徑。然而,IL-1可導致結核病進展后期的病理學和疾病嚴重性。